





第四届IEEE可持续能源系统工业电子技术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信息发布于:2025-09-26
9月22日至24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与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工业电子学会(IEEE IES)共同主办的第四届IEEE可持续能源系统工业电子技术国际会议(The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成功举办。IEEE IES当选主席Juan José Rodríguez-Andina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Qing-Long Han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Yang Shi教授,IEEE 会士Gérard-André Capolino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来自电力与能源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以及行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方在开幕式上致辞。
房方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并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愿。他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能源系统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携手助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分为上下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温广辉教授和肖峰教授联袂主持,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分享了一系列前沿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
Juan José Rodríguez-Andina教授指出,面对电力电子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专业人才短缺的挑战,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演变为贯穿整个设计周期的核心解决方案。他强调了物理信息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范式的突破性应用,将使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符合伦理的电力电子设计成为可能。
Qing-Long Han教授重点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关键作用。他提出的分布式控制与优化策略,通过事件触发通信等机制,有效提升了交流微电网的频率调节与功率分配效率,同时大幅节约了通信资源,为构建更高效、可靠的智能电网提供了创新方法。
Yang Shi教授探讨了信息物理系统框架下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他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电网的互动为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案,旨在实现“夜间填谷”等电网服务,展示了该技术在协调复杂信息物理系统方面的巨大潜力。
秦世耀教授系统介绍了其在大型风电机组仿真与实验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成果。面对风机大型化带来的设计与运行安全挑战,其团队通过构建高精度整机耦合模型和动态载荷仿真平台,实现了对机组复杂工况的精准模拟。该研究为风机设计的优化迭代、性能提升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与实践范例。
Gérard-André Capolino教授回顾了电机技术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趋势。他从传统电机构造出发,引导听众关注高效率交流电机、纳米级执行器、极高速/极低速电机等前沿方向,指明了特种电机在嵌入式系统和紧急应用中的创新机遇。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除安排1场专题论坛与5场主旨报告外,还设立了27个论文分会场,围绕可持续能源发电、储能装置、电力电子变换器、可再生能源系统、智能运维、微网与智能电网、能源系统韧性、交通电气化、智慧建筑与城市、农业电气化以及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应用等多个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全球各地汇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观点,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学术互动频繁。
当前,工业电子与可持续能源系统领域正处于关键发展期,技术融合与创新步伐持续加快。面对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尤其在智慧能源、电力电子、储能技术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迎来重要机遇与挑战。IESES 2025的成功召开,为国际学者与工程师构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知识共享,为推动工业电子技术在可持续能源系统中的创新应用注入了新动能。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国际合作与前沿探索,必将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进一步助力全球可持续能源目标的实现。
初审:李美琪
复审:张洪
终审:彭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