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云鹏教授课题组在绝缘子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发布于:2025-07-12
绝缘子是电网输配电线路关键组部件之一,近年来,线路绝缘子内部绝缘故障呈现高发态势,已成为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传统的检测手段如红外测温、紫外成像等技术面临易受环境干扰、检测效率低、检测设备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内部缺陷区域电场畸变的有效识别,亟需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自感知材料的智能检测技术体系实现绝缘子内部缺陷的自诊断、自识别。
刘云鹏教授课题组针对绝缘子电致发光机理与自识别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场自感知材料的光-电耦合新型绝缘诊断技术,在线获取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同时,实现其内部绝缘缺陷的精准定位。实验室试验和实际线路试点应用结果显示,所提技术针对输配电线路零值瓷绝缘子和含内部绝缘缺陷复合绝缘子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线路绝缘子绝缘缺陷的诊断准确率和检测效率,有效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为推动电力设备运维模式向“状态自感知-缺陷自诊断”的管控体系升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
图1 电场自感知复合材料的电致发光表现
图2 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绝缘子自诊断技术应用效果
2025年5月,该研究工作的成果“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复合绝缘子内部导通性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发表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耿江海正高级实验师。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张育铭,耿江海,彭波,等.基于电致发光效应的复合绝缘子内部导通性缺陷检测方法研究[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13.https://doi.org/10.13334/j.0258-8013.pcsee.250516.
初审:李美琪
复审:张洪
终审:彭跃辉

版权所有 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您是第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