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大学主页
您的位置:首页>>最新动态>>新闻中心

实验室主任刘吉臻校长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作主旨演讲

信息发布于:2016-04-06

  3月30日,实验室主任刘吉臻校长出席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并作题为“新能源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旨演讲。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于今明两天在北京召开,同时作主旨演讲的还有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厉以宁,美国阿贡实验室主任彼得·利特伍德,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弗雷德里奇·普林兹。

  会议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国际能源署、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协办。来自联合国、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26个国家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与机构等300多家单位,共计6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主持,会议的主题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刘吉臻从中国新能源发展状况、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与全球能源互联网三个方面作题为“新能源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旨演讲。

  刘吉臻指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一场以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动能源技术和体制革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能源革命正在兴起。新能源开发与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途径,太空电站和受控热核聚变聚焦新能源开发,与中国能源转型行动计划共同推动能源革命。但中国能源革命和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新能源消纳问题亟待解决,这需要电力系统用动态思维解决问题。

  刘吉臻指出,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电力系统需要在随机波动的负荷需求与随机波动的电源之间实现能量的供需平衡,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以新能源电力生产、传输、消费为主体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即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必须在现已运行100多年的电力系统过渡而来,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要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出发,用大系统理论观点统一考虑如何应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要牢牢把握三个响应:一是电源响应,包括电网友好型先进发电技术、多能源互补与火力发电弹性运行;二是电网响应,即新型电网结构与特高压输电技术;三是负荷响应,包括新型用电方式与供需协同机制、可平移负荷资源利用与储能、电网智能调度控制与安全防御。最终形成以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多源互补、源网荷协同控制,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

  刘吉臻从能源资源全球化配置现状出发,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新能源时代能源配置的必然选择。他说,中国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和从国内互联、跨国互联到洲际互联的行动计划,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需要加快基础理论、共性技术、标准体系、国际间合作机制的研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是首届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主题,面向全球,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盛会,围绕全球能源发展、特高压与电网互联和电能替代等议题,深入交流,凝聚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大会开幕式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揭牌成立。合作组织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独家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

 

 


浏览人数:

版权所有 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您是第 访客